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健康中国”、“健康四川”、“中医药强省战略”等发展目标的提出,社会急需大量中医康复、中医养生保健高素质技能人才,服务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大健康养生保健产业。 在省、市县中医院成立的各具特色的“中医治未病中心”和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已经开展多形式多种类的中医药康复保健服务 。许多中医院也集中开展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社区也积极开展预防、保健、养生等综合服务,积极运用中医药手段、技术引导居民开展中医药康复保健。更多服务于社会的大健康企业,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中医药康复养生保健服务。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培养的人才社会需求大,服务范围广,然而目前中医康复保健专业正规培养、培训的技能人才缺口高达80%,人才急缺。正因为如此,中医康复保健专业人才也将具备就业竞争力强、适用性广、优势突出的巨大优势。


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公布的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名单中,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学校(四川省针灸学校)即成为全国唯一一所首批获得中医康复保健专业作为示范专业的职业院校。
四川省针灸校依托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专业课和临床实践由经验丰富的老师执教和带习。该专业现有一支由135人组成的专兼结合的专业课师资队伍。其中,该专业的专业课专任教师90人,具备“双师型”素质教师40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39人,本科以上学历84人,高级职称20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及以下专任教师数60人。拥有专业负责人及专业带头人各1名、骨干教师27名。该专业教学团队先后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4项,获成都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在专业学术期刊发表专业论文77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1篇,获各层次各类论文奖18篇;主编中医药职业教育行业国家(省市)规划教材19门,参编教材130门。

目前该校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群)实训中心建筑总面积达3894.87㎡,设备2415台(套),总值736.73万元,工位数1172个,基本满足学生培养和社会化培训的需要。学校加大信息化校园及智慧教室建设力度,不断改善教室授课和实训授课环境,着重打造了 13 间智慧教室、1 个录播室,7 个专业实验、实训室。建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74个,其中,医院62家,顶岗实习企业12家,充分保障培养中医药健康服务高技能型人才的见习、实习、教学的需要。

同时,四川省针灸校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遂宁市中医医院、汶川县中医医院等,以及北京、广州、苏州、成都等地的健康服务养生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学校还与凉山州卫健委开展校地合作培养中医药基层卫生人才,开设了中医康复保健专业政府订单委托培养班;与北京鸿喜族、成都承启堂2家企业联合举办了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订单班”。与成都承启堂共同申报的《工匠精神背景下的医学类中职学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科研项目,已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现代学徒制、师带徒模式优势突显。在此背景下,该校还隆重推出名师工作室和系列技能大师工作室:省级“罗振国保健按摩技能大师工作室”;校级“杜本贵保健按摩技能大师工作室”、“袁忠亮足疗按摩技能大师工作”、“赵征宇名师工作室”,以大师工作室为平台,发挥“师带徒”传统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优势,必将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多元化、多维度、个性化的中医康复与保健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