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我唱的歌叫《幸福》,也祝大家丰收节幸福。欢迎大家来我的家乡做客。”随着丁真的出场,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四川)群众联欢活动掀起了一个小高潮。23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四川)群众联欢活动在四川德阳广汉市三星村口袋公园拉开了序幕。
据悉,本次活动是今年四川省丰收节的主要活动,由农业农村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和德阳市人民政府具体承办。活动充分融入长江流域和三星堆等主题元素,主要内容有极具乡土特色的民俗歌舞表演、长江流域上游各省民族文化展演,农业农村改革优秀案例颁奖仪式颁奖,连线各地庆丰收场景和开镰启动仪式等。

串联古今
三星堆考古出土的碳化稻米走上舞台
熟悉的歌曲,融入更多元素。活动中,在四川省传统歌曲基础上重新编排的歌舞秀《太阳出来喜洋洋》,融入了藏族、苗族、彝族等民族元素,和四川、西藏、青海、重庆等省份长江上游各省市地域元素,多维度呈现长江上游地区以农耕文化为主的独特文化气质和鲜明文化特色,展现各民族喜迎丰收的美好。
同时活动中4位不同年代出生的农业人,讲述了党领导下的每个时期感党恩故事,传达几代农民心灵的声音,反映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农村、农业翻天覆地的变化,赞颂党创造的伟大成就。原创音乐舞台剧《千年稻香》,以三星堆考古出土的碳化稻米为创作动机,讲述距今4500年前的成都平原发达的农业文明的故事,展现古蜀先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精神品格。
庆丰收的舞台,农民是主角。农民全程参与到活动筹备各个环节,真正把节日办成农民的欢乐节,如非遗文化歌舞剧《川江号子》表演者都是来自长江上游地区的农民兄弟,歌曲《劳动托起中国梦》由农民组成的百人合唱团在田间地头、乡间小路、谷堆田埂上纵情歌唱,生动勾勒出新时代中国农民的崭新形象。

明确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法律地位
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在每年秋分日设“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今年6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第一章第七条指出:“每年农历秋分日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明确了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法律地位。
自中国农民丰收节设立以来,农业农村部每年都在全国各地开展国家层面的庆丰收活动。如2018年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农业农村部在北京设主会场,全国6个地方设立分会场按照“1+6”的方式联动庆丰收,四川省都江堰市是全国6个分会场之一。2019年全国70地庆丰收全媒体联动直播。2020年,在黄河流域9省份开展联动庆丰收,全国主会场设在山西省运城市。
几年来,丰收节力度一次比一次增强,特色一次比一次鲜明,影响一次比一次扩大,丰收节逐渐成风化俗、深入人心,成为全国农民自己的节日、中华农耕文明的符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窗口。为呼应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长江大保护战略,展现长江流域千年文脉,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今年农业农村部策划了长江经济带四川、重庆、湖南、江西、浙江、贵州、青海、西藏等11省份开展联动庆丰收,由四川德阳、湖南长沙、浙江嘉兴分别代表长江上中下游承担国家层面的三个主场活动。
四川省的主场活动主要包括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四川)群众联欢活动、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罗江诗歌节(大会)、“中国农民丰收节”乡村绿色发展研讨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专题宣讲活动、金秋消费季四川专场等系列活动,同时还在活动配套了四川省百年农史展、三星堆文化展、农特产品展、农村生产生活遗产展、川渝乡村女能人成果展、农机具展等展览展示。
红星新闻记者 林聪 王明平 摄影报道
编辑 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