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0月1日,全国各族人民都沉浸在庆祝祖国成立24周年的喜悦之中,四川德阳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更是喜上加喜,因为在举国同庆的这一天,一个崭新的生命诞生在这个家庭,他就是今天的主角之一——谢瑞洪。

当年的谢家一穷二白,全家所有的经济来源就指望着父亲一人出工挣的工分儿钱,一人挣钱三人花,生活实属不易。虽然家庭贫困,但在父母精心的呵护下,谢瑞洪也得以健康成长。在生产队幼儿园玩耍;在大队办的学校念小学,赶上五年制改六年制,又多读一年;考入镇上初中......种种经历历历在目。

1991年,国庆42周年,谢瑞洪在节日前夕进入了孝泉师范学校学习。三年的师范学习生活丰富多彩,文化课、艺体课,样样都要学。琴棋书画,门门都要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至今践行。经过刻苦学习,谢瑞洪顺利毕业。

1994年7月正赶上普九迎国检,定点分配,谢瑞洪被分配到一所偏远村小任教,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小学老师。学校地处三县交界之处,师资紧缺,谢瑞洪就包班,语文、数学、音乐、美术……凡是开设的课程,他都上,真正印证了师范生是万金油的说法。

那时,没有现代化教学设备,只靠一支粉笔、一张嘴打天下。兢兢业业的工作最终赢得了孩子的喜欢,家长的肯定,领导的认可。三年后,他由镇二小调入镇一小中心校工作,教高段语文兼班主任。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送走了一批又一批毕业生,孩子们升入理想的中学,谢瑞洪也成长为旌阳区语文骨干教师。

2006年,国庆57周年,在节日前一个月谢瑞洪进入城市学校工作,仍然教语文,当班主任。由于对语文教育的热爱,也为了适应城市教学的高要求,他订阅了许多有关语文教学的杂志,从中汲取营养。谢瑞洪带着孩子或阅读,或勾画,或讨论,或交流,或总结……课堂有了变化,孩子们也越来越喜欢上语文课了。再后来学校有了电脑、白板、一体机、网络,谢瑞洪就每天利用这些信息技术与孩子们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与孩子们分享祖国语言文字带来的快乐。随着时间推移,孩子们走了一届又一届,谢瑞洪也由一名语文老师逐渐成长为校长助理。

2019年,国庆70周年时,从农村进城市教学十余载后,谢瑞洪又服从组织安排,从城市回到乡村,担任了一所丘陵地区乡村学校的校长。乡村振兴,教育先行。一年来,谢瑞洪不仅将城市学校先进的管理理念、教学方法、育人思想带到新的学校,还不断从周边的优秀校长身上汲取成长的力量,让自己的乡村教育之路越走越宽!

看到自己的学校、老师、孩子和家长一天天的变化,他由衷的欣慰:“一路走来,我很骄傲,因为我和祖国母亲同生日!一路走来,我很自豪,因为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