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中职学校

专升本(专升本选择什么学校好呢)

  日前,湖北省教育厅公布了2023年普通“专升本”招生简章,里面明确了武汉纺织大学、武汉轻工大学这两所公办本科院校专升本停止招生。  随即,“专升本停招”再次…

  近日,湖北省教育厅公布了2023年普通“专升本”招生简章,明确了武汉纺织大学、武汉轻工大学等两所公立本科院校停止招生。

  随后,“专升本停招”再次引发热议。

  长期以来,高考一直被高校学生视为“小高考”。虽然高考的竞争压力不小,但迎难而上的学生并不少。近年来,许多高校停止了高考的招生。

  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朱朝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专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学生总数占高等教育学生总数的55%。”。

  为什么高校会停止招生,这会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会形成趋势吗?短期内是否有可能取代职业本科等新途径?

  “专科起点,本科毕业”

专升本(专升本选择什么学校好呢)

  近日,武汉纺织大学表示,“经学校研究决定,报湖北省教育厅批准,我校自2023年起停止开展‘普通高等教育专科起点升本科教育’(升本科)招生工作。”

  武汉轻工大学表示,“学校将继续致力于全面提高人才培训质量,努力建设一流的本科教育,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新闻周刊》指出,武汉纺织大学官方网站的学科建设专栏包括双一流建设、博士建设、硕士建设、专业建设(一流专业),没有专业相关内容。

  在这两个公告的背后,是近年来逐渐被注意到的公立高校逐渐停招或缩招的趋势。

  “专升本”有很多名字,有的地方叫“专插本”,有的地方叫“专转本”,但意思是一样的,就是合格的普通高校和往届专科毕业生应该进入本科选拔考试。

  “我们的老师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他不喜欢带我们这些从大学升到大学的学生,但学校有政策,老师应该负责。”毕业两年的广东学生杨莉(笔名)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2016年,杨莉从当地一所大学毕业后,准备了一年时间,成功地将自己的学位提升到本科学位,尽管学位证书上标明:“大学起点,本科毕业”。

专升本(专升本选择什么学校好呢)

  专科生提高学历的政策有很多,比如自考本科或者函授本科,但是专升本的含金量无疑是最高的。

专升本(专升本选择什么学校好呢)

  目前,许多就业单位普遍将招聘学位要求提高到本科甚至硕士学位。像杨丽一样,长期以来,大学升级是大学生继续深造的重要途径。

  “不同的大学有自己的学生来源、定位和就业路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朱朝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中国只有30多所高职院校获得了本科文凭。为了鼓励学习良好的学生,学校会让他们进入大学升级的渠道。

  早在2006年,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就明确了严格的招生计划、收费标准和选拔程序,并在2010年重申了这一要求,严格控制当年省级高职院校(专科)应届毕业生招生规模的5%以内...原则上,“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独立学院和私立学院不举办普通高等教育。”

  随后,一些普通本科院校也跟进,这种情况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出现了。2019年,哈尔滨理工大学宣布,根据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的需要,结合实际办学情况,决定逐年减少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到2021年停止普通高校招生。

  去年,江苏省许多独立学院停止了普通高校的招生,这在互联网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然而,后来,一些大学表示,停止招生的原因是他们正处于准备转学阶段。转学成功后,不排除恢复招生。

  数据显示,今年河南有3所高校停招专升本。近两年共有16个专业连续缩招。

  “高职院校基本没有发言权”

  为什么大学不想招专升本?除了高校本身的考虑,还有一些共同的原因。

  “部分高校报考人数逐年减少,学生素质难以满足教学培训的相关要求。”梁挺福说,有一个值得研究的数据。目前全国高考本科平均录取率已经超过45%,高招平均录取率已经超过90%,很多省份已经超过95%。很多省份高考200分左右,甚至低至100分都可以被高职院校录取。

  “今天上大学越来越容易了。上大学已经不重要了。上好大学是关键。然后,对于想升大学的大学生来说,他们不喜欢普通大学的升大学,而985/211工程院校则停止招生。自然,一些大学会因为没有足够的学生而停止升大学。”梁挺福说。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蔡炳宇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主力军主要是私立学院和独立学院,具体政策不同,“江苏省通过省教育部监管,要求双211学校有一定的计划。”

  问题不仅存在于入学前。2014年,湖北大学在停止招生时提到,普通本科生的教学进度、培训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普通本科生的原始模式有很大的不同。

  杨莉的老师曾经对他说过:“你的思维方式不同于那些一直在学习这个专业的人。因为你没有一直跟着学习,所以很难理解老师说的话。例如,当老师提到大一学习的某个知识点时,学生们无法反应。”。进入本科院校后,他们需要两个学年才能毕业,这相当于大三和大四的学生。

  在梁挺福看来,一些学生很难适应新的学习和教学方法,甚至很难顺利毕业。

  由于类似的原因,一些从大学升到大学的学生在学校也会受到一些偏见。”在当地的第二所大学,他们的学生被大学入学考试录取,分数远远超过大学的分数线,他们会戴有色眼镜,认为大学生不好。”蔡炳宇说。

  梁挺福认为,普通本科学校在考试和后续课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部分省普通本科院校可以独立决定考试内容和方法,部分省普通本科院校可以部分决定考试内容和方法,部分省委托相关本科院校选拔专家统一命题文化课程和基础课程考试,高职院校基本没有发言权。

  据杨莉介绍,广东省公立本科院校一般为500分制,考试两天,科目为政治、英语和两门专业课程。当时,他得了320多分,并被一所公立本科学校录取。2018年,学校更名为大学。但如果你只想获得学士学位,一些私立本科生也可以获得200分。

专升本(专升本选择什么学校好呢)

  从不同的维度和立场考虑。一些高考统一招生学校的学生和家长反对所在学校设立专升本招生。

  中间阶段的产品

  “从政策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的学生经历了从放开到紧缩控制再到放开的过程。梁挺福介绍,高考政策起源于1999年。2006年和2010年严格控制后,2020年,为稳定大学生就业形势,教育部等部门扩大了多层次大学生招生比例,包括“高考”招生计划。今年,教育部将招生规模扩大到64.8万人,同比增加32.2万人。2021年,“专升本”计划升至81万人。

  事实上,专升本的规模仍在扩大。到2022年2月,全国专升本的比例已经达到20%。然而,蔡担心,许多公立学校可能会导致其他学校“跟风”。另一个趋势是,未来专升本的招生可能会更倾向于私立本科院校。

  蔡炳育认为,专升本为学生提供的成长路线相对明确。他所在的学校考试达到50%,录取率超过40%。

  大学毕业后,杨莉觉得自己在就业市场上显然没有竞争力,“更好的工作应该是本科以上,有我想去的职位,但因为门槛问题不能进入”。

  杨莉在大专学习计算机专业,但在本科阶段,他选择了市场营销专业,目前的工作也与此有关,薪水至少比公司的大专生高出1000元。班上有50人,只有包括他在内的两人被提升到这个班 ,除了少数技术好的,很多人毕业后都会做销售或客户服务。

  但从学校的角度来看,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这也是蔡炳育无法理解的。职业院校做产业教育一体化,培养学生到合适的企业工作,但现在学生的需求不是就业,大部分来自学校,“虽然有些学生进一步进入研究生,但实际上这些本科生,就业质量和专业阶段,是否会提高,没有统计数据。”

  在朱朝晖看来,一方面,现实是没有必要让每个人在进入职位之前都是本科生。现在社会整体处于过度教育状态,不利于个人、社会和各方面的发展。然而,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大多数人都可以上本科课程。”如果没有“大学升级”,他们就不会被称为大多数人。事实上,需求来自于这个水平。”。

  因此,可能是“邯郸学步”。

  梁挺福分析说,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实践教学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有些省份只参加基础课程,有些省份也参加专业课程,但没有将高职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纳入专业考试内容。这导致了高考和实践培训之间的一定对立。

  “为了准备高考,一些学生敷衍了事,甚至放弃了专业实践和培训,极大地忽视了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培训,严重影响了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脱离了高职教育的轨道。”他说,因此,学校管理者对学生晋升有不同的看法。

  改变这一困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发展职业本科课程。蔡解释说,中国的高等教育最初分为本科水平和专业水平。事实上,专业水平已经转变为职业教育,专业晋升只是这个中间阶段的产物,“但问题是这个阶段什么时候可以被切断”。

  事实上,许多校园希望改名为职业大学,但它们被停职了。蔡炳宇介绍,目前申请职业大学有两个主要方向。一是高职院校申请职业本科,但难度相对较大。在江苏和浙江,许多高职院校和私立院校合并为职业大学,这也是目前的主流方式,但可能会有一些舆论。很大一部分阻力来自父母的不认可,这一政策也被暂停。

  梁挺福说:“从长远来看,高等教育的招生模式最终会结束,但目前,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能“停止”,“疏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高职院校应给予一定的发言权。职业教育是一种同等重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类型。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重点公办职业学校-铁路|高铁|航空|计算机|护理-重点职高学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bxtd.com/post/69453.html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9938290479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