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是全国的一般水平,但由于河南省是全国最大的人口省,河南学生在全国高考竞争中的难度是地狱级的。至少有很多人担心中国科技大学错过了河南。事实上,河南固始也接受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但最终搬回了北京。中国科技大学属于1969年北京大学迁出的13所大学之一,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即当年的北京水利水电学院,最终留在河南。如果你仔细研究当年搬迁的13所北京大学,现在基本上是985所大学和211所大学,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在河南郑州定居后似乎不满意,2013年更名为大学批准的博士单位。目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不仅不如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甚至在整个河南大学中也只能排名六七,远低于人们的预期。原因是什么?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前身是1951年创办的北京水利学校,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所独立设立的水利学校。伟人曾经说过,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所以水利学校的地位非常特殊。因此,1958年,北京水利学校合并了北京水利发电学校和北京水利发电函授学院,联合成立了北京水利水电学院。
事实上,1958年全国类似的技术中学升级本科学校有很多例子,但大多数在1961年被取消,因为毕竟,实力仍然缺乏,毕竟,没有专业水平来铺平道路。当时,北京水利水电学院只设立了两个系,分别是水利工程建筑和水利机械,共有六个专业,都培养了本科生。
虽然北京水利发电学校很快又独立了,但北京水利水电学院继续本科,1960年出国,负责越南水利水电学院的建设,这也表明北京水利水电学院的定位相当高。之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河流枢纽和水电站建筑专业合并到北京水利水电学院。1965年,学校开始培养研究生,发展相当迅速。
邢台1966年发生大地震,共造成8000多人死亡,5000多人受伤,许多井水溢出,河桥遭受重大损失。当时,周总理下来检查,看到这种情况感到心痛,了解到基层缺乏水利人才,建议从北京搬到邯郸。1969年,13所大学从北京迁往,其中北京水利水电学院和北京电力学院迁往河北邯郸,当时北京水利水电学院直接迁往邯郸磁县岳城水库施工现场。
从1969年到1977年,学校一直在岳城水库办学,条件非常艰苦,期间更名为河北水利水电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于次年更名,直至1977年迁至河北省邯郸市。北京电力学院当时和学校一起来,在邯郸呆了一年,1970年搬到保定,成为河北电力学院。作为北京迁出的13所大学,形势稳定后,大家都希望迁回北京办学。1977年~1978年,北京研究生院基本成立,当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也成立了北京研究生部,1981年成为中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然而,河北邯郸毕竟是一个地级市,对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仍有影响。因此,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多次报告申请返回北京,但被拒绝。无奈之下,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于1990年选择南迁河南省会郑州,从而开始了两省一市三大校区的办学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