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在船舶电气设备中有哪些重要设备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发展迅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电气设备自动化水平及整体性能,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结合我国具体国情自主创新,设备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标准。本文简要分析了船舶电气设备自动化现状及发展趋势,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关键词:船舶电气 自动化 发展趋势0机械与工艺实践研究表明,在船舶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促使航运经济效益得到提升,航运安全得到保证,劳动环境及劳动生产率等得到提升与改善。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之后,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我国船舶工业电气设备自动化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更加紧密的结合机电设备,船舶机电合一目的得到实现。一、船舶电气设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一)广泛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现阶段,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日趋成熟,也开始将计算机技术广泛运用到船舶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中。研究我国船舶电气自动化发现,基本上能够全局实现计算机自动化控制驾驶室、机舱以及货物装卸等诸多方面。(二)船舶自动化体系结构和功能研究发现,船舶综合自动化技术将多种系统综合起来,包括机舱自动化、航行控制自动化、机械操作自动化、货物装载自动化等方面,从结构组成角度来讲,则可以划分为工作母站、分控制系统及工作分站;通常情况下,在机舱总控制室设置一个工作母站,在驾驶室设置另一个,两个工作母站互相独立运行,单独操作及同时操作都可以满足。船舶类型及自动化程度的不同,也有差异化的分控制系统,一般来讲,包括自动导航系统、冷藏集装箱控制系统、泵阀控制系统等方面。(三)信息交互将先进的信号传输技术配备于工作母站及所有分控制系统中,构建一个系统完善的综合信息交互网络,将一定数量的工作分站嵌入到网络内部,从而有效监测与操控各个设备。同时,所有的工作分站又分别发挥控制窗口的作用,联网于上位船舶对外通讯设施,船舶之间与船案之间的信息交互借助于数据传输及电子邮件的方式实现,促使船舶能够更加安全可靠的航行,设备更加稳定高效的运行。二、船舶电气自动化应用关键技术在船舶控制领域中应用自动化技术,主要是通过若干个关键自动化技术所体现的,首先是在轴带发电机及电力推进系统中应用电力电子技术,其次是在主机控制系统中应用可编程控制器,且将人工神经网络故障诊断系统运用了过来。(一)电力电子技术在船舶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应用电力电子技术,可以从轴带发电机及电力推进两个方面来理解。船舶运行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节能设施为轴带发电,通过主机主轴驱动作用,同步运转轴带发电机及主机,结合主机运行及海洋状况控制轴带发电机。可以用直流传动及交流传动来划分电力推进模式,科学技术的革新,交流推进技术逐步取代了直流推进,无换向交流电动机推进装置最为广泛运用。(二)自动监测报警系统在船舶自动化进程中,最为核心的内容为机舱自动检测报警系统,通过应用本系统,轮机值班员不需要巡回检测船舶主要设备的运行情况,且能够自动报警和记录打印;一般可以划分为计算机检测控制系统与常规仪表检测两个类型,从技术、功能角度来讲,计算机检测技术比传统仪表检测具有较大的优势,特别是应用了 DCS原理及人工智能,更加体现了计算机检测优势。(三)PLC技术现阶段,逐渐兴起了 PLC急速,其具有一系列优势,如逻辑运算能力较强、编程模式难度较小以及结构比较的简洁等,被广泛运用到工业领域,也应用到船舶自动化控制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运用于船舶中的 PLC技术,对其环境适应性有较高要求,需要能够适应恶劣的海洋状况,抗震、防潮功能等较为优越;操作维护起来比较简单,目前,电站自动化控制、起货机变速控制等运用到船舶自动化系统中,且具有不错的效果。三、船舶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发展趋势(一)监控综合化研究发现,现阶段船舶电气设备的通用化、模块化以及系列化目标已经实现,具体实践中,可以灵活组态,借助于触摸屏及控制屏幕的控制按钮,可以有效完成船舶的大量控制功能;这些基础技术,促进了系统监控综合化的实现。此外,因为有着不同的需求、先进程度以及性能水平等,在未来发展中,综合监控系统必然会取代单机单独控制系统,通过运用综合监控模式,多重冗余系统能够成功构建,促使系统、船舶的可靠稳定性得到提升。(二)系统网络化现阶段,在船舶自动化控制领域中,已经开始广泛运用数字化技术及现场总线技术,且不断成熟与提升,未来船舶发展将会采用集成化及网络化程度更高的现场总线技术,本技术能够促使控制系统与现场模块的双向信息交互有效实现。一般情况下,会将双层网络运用过来,分别为信息采集传输网络和控制信号传输网络,双冗余设计控制网络,促使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得到保证。同时,为了分散误差与危险,会用若干个子网来划分系统,这些子网之间有密切关系,但是却互相独立,借助于网络互联技术,有效联接这些子网;如果有故障出现于一个子系统中,不会对其他子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连锁反应问题不会出现。在信息采集控制角度,各个子系统具有密切联系,促使总系统的高效性与全局性得到增强,同时,将设备网络冗余设计运用到系统中,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系统的性能与生命力。而应用的 HMI,因为具有图像展示及控制功能,可以促使系统的人性化、便捷化程度得到增强,数字化自动化技术逐步取代传统繁琐的人工操作,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此外,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与革新,研发利用了新一代大功率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船舶设备的可靠性与节能性将会提升。四、结语综上所述,时代的进步与科学技术的革新,我国将会进一步发展提升电力自动化控制技术,那么随之发展船舶自动化技术,在提升自动化及智能化程度的基础上,贯彻绿色环保理念,创新我国船舶生产与应用,促使全船智能管理得到实现,保证船舶运行的经济性、安全性与可靠性。
简述船舶机电设备的作用
船舶机电设备的作用:
1,船舶推进:船的作用是运货,要主机推着船跑。
2,推进辅助:主机较为复杂,需要很多辅助设备才能正常工作。
3,货物装卸:货物装船卸下有时用到装卸设备。
4,船员生活:船员驻船所用到的所有机电设备。
交通部关于发布《船舶机电设备损坏事故管理办法》的通知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运输船舶和港口工作船舶(以下简称船舶)机电设备的管理,确保船舶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转,预防和减少事故,避免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国交通系统运输船舶和港口工作船舶。第三条 交通部运输管理司负责部属及双重领导港航单位运输、港口船舶机电设备损坏事故管理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委、办)负责地方港航单位运输、港口船舶机电设备损坏事故管理工作。第二章 机损事故的分类及等级第四条 船舶机电设备(除通信导航设备外)发生损坏并造成经济损失的,为机损事故。第五条 机损事故分为船员责任事故和非船员责任事故。
船员责任事故是指由于船员违反劳动纪律或违反操作规程、对机电设备管理使用不当、不按预防检修要求进行检修、疏于保养、自修质量不良、使用燃油润滑油(脂)规格品种不符合规定等造成的机损事故。
非船员责任事故是指由于厂(站)违反工艺操作规程、施工修理和装配不当、新造或新换的机件或设备的材料和成份不合要求、设计上存在错误、自然磨损腐蚀、已经发现但事先无条件修换等原因造成的机损事故,以及港口工人违章操作及不可抗拒等原因造成的机损事故。第六条 船舶机损事故按其直接经济损失及人身伤亡情况,分为一般事故、大事故和重大事故。小于一般事故的为轻微事故。
机损事故的等级按《运输、港口船舶机损事故等级标准(一)》(附表一)确定。机损事故造成一至二人死亡的属大事故,造成三人以上死亡的属重大事故。第三章 机损事故损失计算第七条 机损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包括:
一、修复被损坏的机电设备所需修理费、备件费等。
二、因机损事故而导致的船舶检验费、潜水检查费、打捞费、拖带费(施救费)、清舱除气费、洗炉费、事故处理费等。
三、因机损导致海损引起的一切费用。第八条 机损事故分档按主机的出厂铭牌或说明书标定的功率即千瓦(马力)计算,不论单主机或主机船舶,均按船舶主推进装置的总功率即千瓦(马力)计算。第四章 机损事故报告统计第九条 船舶发生机损事故,值班人员必须立即报告有关人员及轮机长(大副),并转报船长。第十条 船舶发生大事故、重大事故,船长应尽快将情况报告船舶所属单位的机务与调度部门。船舶所属单位应在接到报告后二十四小时内报告上级主管部门,转报交通部。第十一条 船舶机损事故发生后,不论其性质属于船员责任事故或非船员责任事故,国际航行船舶应在事故发生后四十五天之内,国内航行船舶应在事故发生后十五天之内,向主管机务部门提交经船长签字的船舶机电设备损坏事故报告。第十二条 因船舶机损而造成的海损事故,或因海损而造成的机损事故,均应填写船舶机电设备损坏事故报告,报送船舶所属企业的海(航)监主管部门及有关的港务监督部门。
因船舶机损导致的海损,作为机损事故统计,事故等级按《运输、港口船舶机损事故等级标准(二)》(附表二)确定。但若低于标准(一)的等级时,则按标准(一)确定统计上报,就高不就低。第十三条 各单位应于每月度结束后十天和年度结束后二十天内将“船舶机损事故统计报表”(附表三)报送交通部运输管理司,抄送交通部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交通部体制改革司。
报送船舶机损事故统计报表时,需同时报送“机损事故情况说明”(附表四)。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委、办),对于引起海损事故的船舶机损事故,应报送“机损事故情况说明”。第十四条 发生机损事故,船舶应记入轮机日志和航海(行)日志。同时应填写“船舶机电设备损坏事故报告”(附表五)。
虽未构成机电设备损坏,但可能酿成机损事故的情况,也应记入轮机日志和航海(行)日志。第十五条 船舶和港航单位主管部门对机损事故不得谎报和隐瞒。第五章 机损事故的调查处理第十六条 港航单位的机务部门在接到船舶机电设备损坏报告后,应根据事故的大小派人上船或以其他方式进行调查。在调查过程中,机务部门可视情况邀请有关部门参加。第十七条 机务部门对机损事故造成损坏的机电设备确认有修复可能和修理价值的,应采取措施尽快修复。
大连顺舟船舶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怎么样?
大连顺舟船舶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是2018-02-07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富乐园3号12层1号。
大连顺舟船舶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210204MA0UY0DY03,企业法人邓丽杰,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大连顺舟船舶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船舶机械;船舶物料、电子设备及配件销售;国内一般贸易;货物、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大连顺舟船舶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轮机工程技术是干什么的
轮机工程技术主要研究机械学、轮机工程、船舶机电设备与动力设备维护与修理等方面
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船舶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故障诊断、维修养护等。常见的
船舶机电设备有船舶主机、传动装置、螺旋桨推进器、发电机组、配电盘、蒸汽锅炉、
船用泵、造水机等。
1.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简介
轮机工程技术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专业。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有海洋船舶轮机工程、船舶运输管理等
方面的知识,能在海洋运输各企事业单位从事轮机操作、维护管理、修造等工作,符合
国际和国家海船船员适任标准要求的、能适任现代航运业发展、在中外船舶运输公司从
事远洋运输工作,在中国港口及有关公司从事轮机操作、检验、维修、测试等工作的高
级轮机工程技术人才。
课程体系:《轮机工程基础》、《机构与机械传动》、《 船舶柴油机》、《船舶辅
机》、《船舶电气设备》、《轮机自动化》、《船舶动力设备操作与拆装》、《船舶管
理》、《轮机维护与修理》、《轮机英语》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 船舶动
力、舰船动力、轮机管理。
就业方向:船舶、航运类企业:船舶修理、轮机保养、设备安装、故障诊断。
2.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和方向
轮机工程毕业生面向交通航运部门,能胜任船舶或港口电器设备和供电系统运行、维
护、安装、调试工作,也可以从事船厂、航道、船务监督等单位的电气技术管理工作,以及在交通、宾馆、企事业单位从事机电设备有关的各种管理工作。
该专业连年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由于轮机专业的毕业生技术含量高,职业素质要求
严,培养成本大,所以轮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待遇十分优厚,见习期满的毕业生的月薪
多在千元美金以上,轮机长的月薪高达四到五千元美金。轮机专业毕业生既是各类大型
船舶的高级管理人才,又是船舶建造企业和各类机械制造企业技术精英,被誉为职业群
体中的金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