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璇 四川在线记者 范芮菱
“这些作业、作品的质量比想象中还要好,通过这次研学之旅,大家的专业知识确实有很大的提升!”近日,收到学生们交上来的研学成果,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聋生部副主任戴毅十分欣喜。

为拓宽特殊学生视野,丰富生活阅历,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知识,近日,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秋季学生研学写生社会实践活动于成都大邑安仁古镇进行,听障生高中年级(含职高、普高)学生和带队指导老师共计106人参加。
“听障学生将美术作为升学的主要途径,因此,我们选择在安仁古镇举行研学活动,这里可以给学生们提供丰富的写生素材。”戴毅介绍。

据悉,安仁古镇始建于唐朝,历史悠久,有川西建筑文化精品之称。现存的旧式街坊建筑多建于清末民初时期,尤以民国年间刘氏家族鼎盛时期的建筑最多,风格中西式样结合。在这里,参与研学写生活动的同学们目及青砖黛瓦,踏过古朴小道,驻足繁华街头。大家探索和发现到各式庄重、典雅、大方的院落,品味到当地风味独特的小吃,更从建筑、人文、美食三个角度整理收集了不少资料。在游玩与查阅的过程中,同学们撰写出相应的研学报告,体味到了古镇百年的历史韵味。

除了完成研学报告,同学们更以画笔绘下了古镇独特的风采。
“到建筑风格独特的安仁户外写生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绘画练习形式。”戴毅说。同学们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尝试着去打破“定点观察”的习惯,多角度,大视野的去观察描绘对象,并把自己认为最美、最强烈的感受和印象记录下来,浓浓的民国风情与现代感相结合人文风貌也一同刻进了同学们的心里。


戴毅主任直言,听障学生们接受的信息面相较于正常学生而言更狭窄,他们走出去的机会也更少。学校开展的研学写生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处理文字信息和组织交流的能力,一方面也能让学生们的美术专业能力得到提升和进步,有助于以后的升学。
据悉,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今后还会继续坚持开展研学写生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希望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增强综合能力,并在天府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收获成长的力量,让心灵始终充盈着诗和远方。(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