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中职学校

上海法国学校(上海法国国际学校官网)

隶属于上海工业技术学校的上海 “钟表文化科普馆”今日被徐汇区授予称号—— “儿童之家”。在今年6月上海法国学校,该馆还被授予“徐汇区科普基地”牌匾。该馆位于徐汇…

隶属于上海工业技术学校的上海 “钟表文化科普馆”今日被徐汇区授予称号—— “儿童之家”。在今年6月上海法国学校,该馆还被授予“徐汇区科普基地”牌匾。

该馆位于徐汇区中山南二路520号,是上海首座以钟表为主题的科普馆,也是上海唯一一所由中职校建立的科普馆。

从2014起,钟表文化科普馆由学校、钟表行业协会、设计师共同着手设计,至2017年,科普馆建设完成。

如今,钟表文化科普馆每月接待数百至数千不等的访客,包括各个年龄段的学生。

今年暑假,该馆组织开办了职业体验夏令营,报名的学生可以线上参观该馆。

据了解,这座科普馆让很多访客爱上了钟表,甚至让部分学生获得了职业发展上的启发与灵感。

上海法国学校(上海法国国际学校官网)

馆内共三层,展示内容丰富

滴答,滴答,滴答……进入馆内,侧耳倾听,仿佛有时光走过的声音。

上海法国学校(上海法国国际学校官网)

钟表文化科普馆总面积1800平方米,上下共有三层上海法国学校:一楼为接待大厅、多功能厅及影院上海法国学校;二楼为中国古代计时仪器展示区、欧洲钟表展示区、多媒体体验区、图书馆;三楼为上海品牌手表展示区、中国钟表品牌展示区、钟表维修工具展示区、钟表维修体验中心。

一进门,周到君就被大厅内一个巨大华美的日晷模型吸引,据讲解员介绍,这是约6000年前的日晷模型,人们可以根据日晷中显示的太阳影子的长短和方位变化,来掌握时间。

“这种利用太阳光的投影来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讲解员介绍。

二楼的内容更加丰富,包括了从古至今、从中国至全世界的钟表发展历程。

在中国古代计时仪器展区,周到君陆续看到秤漏、延祐滴漏、明代圭表、浑仪、简仪、水运仪象台等钟表,古朴简约;在欧洲钟表展示区,瑞士钟表、法国钟表、英国钟表则陈列其间,华美精致。

“当人们想要抓住时间的时候,便开始寻找、创造可以表示时间的仪器,用来记录人世间万物变化发展的点点滴滴,这就促使了钟表的出现。”快要离开钟表展示区时,讲解员如是说。

三楼展区则主要介绍上海牌钟表和中国钟表。

据介绍,上海原是中国钟表发展的重要产业基地,在辉煌期,全国人民争相疯抢上海牌手表。后来,随着产业的变化和外来钟表的大量涌入,上海手表逐渐没落。直至这两年,上海钟表又逐渐振兴、发展。这座展馆,则细致地记录了上海钟表整个起浮升降的发展过程。

上海法国学校(上海法国国际学校官网)

1955年春,上海钟表行业的四名师傅联名写信给上海市委,希望能制造出中国人自己的细马手表。不久,上海市委公开复信表示支持,并将试制国产表的任务下达给了第二轻工业局。7月9日,在第二轻工业局与上海钟表同业公会的组织下,来自中国钟厂、文华钟厂等28家单位的58名修表匠和造钟工,组成细马手表试制小组,采用分散加工的方法,开始了划时代的追求。

当时,参与试制的老师傅没有一个人造过手表,甚至连专业的设备都没有,唯一可以称得上设备的是一台修理钟表的小摆车。一无设备、二无专业材料、三无图纸,当时真的可以说是白手起家。

上海法国学校(上海法国国际学校官网)

困难没有难倒上海的工匠师傅。没有图纸,他们将瑞士手表“塞尔卡”AS1194 机芯拆成150个零件,分头仿制。缺少设备,他们从家里拿来工具,加上几把台虎钳和锉刀,自制成钟表用的钳床。没有材料,他们就利用绣花针造钻头,用阳伞骨、自行车钢丝条制作手表的轴。手表中的轮片,则是用口琴中的音簧铜片来代替的。虽然当时条件有限,但是老师傅们的那份匠心和热情是真真切切的。

1955年的国庆前夕,分头研制好的150多只零件,由创业者在南京路上的慎昌钟表店装出了第一块表。几天后,又有17块长三针、17钻的“细马”手表如期完成试制,并都打上了“东方红”与“和平”的字样,向国庆六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随着第一批细马表的试制成功, 1957年,上海手表厂正式建成。1958年3月,企业定型产品A581型机械手表正式投产,注册商标“上海牌”。在“A581”首销日当天,试销单位上海第三百货商店门口早早排起长龙。试销的100只样表,一开门就被抢购一空。买不到的顾客办理登记预售,一个上午办理登记的超过1000人。投产当年A581型上海牌手表的销量为13600多只。到两年后,它的销量达到了45万只。

而三楼的中国钟表展区,所展示的钟表则涉及古尊、飞亚达、天津海鸥等知名品牌,由旧到新,由简到繁,总体展示出一种“品牌化、国际化、时尚化”的发展方向和整体面貌,周到君参观完,体会到本土钟表突破逆境、再次振兴的过程,自豪感油然而生。

钟表维修专业,培养未来“钟表人”

从初期设计到后期运营,钟表文化科普馆都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除此以外,学校还办钟表相关钟表杂志、书籍等,将它们一排排陈列在科普馆三楼会客间,极具用心。

如今,整个科普馆都弥漫着工艺与文化交织的气息,里面展示的每一块钟表,都展现了自身灵魂的魅力和工匠的匠心所在。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钟表文化科普馆就这样,成为中小学生、市民和钟表爱好者乐意前往的场所,同时也是钟表文化宣传、钟表科普教育的场所。

工业技术学校现代服务专业部的主任修慧丽老师表示,她希望这个馆给更多的钟表爱好者,尤其是中小学生,一个普及钟表文化的平台,让孩子们了解钟表文化,同时也可以树立一种时间观。

另外,这个科普馆也是工业技术学校学生进一步学习、进修、实操技术的场所,未来的他们,会进入到跟钟表有关的各行各业中去,成为一名“钟表人”。

今年十月下旬,全国钟表职业技能大赛将在该馆举行,通过比赛,参赛者将有可能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证书。

据了解,该馆免费对外公众开放。

除周一闭馆外,周二-周日该馆接待参观时间为9上海法国学校:30-16上海法国学校:30。

个人无需预约,团体需预约。

来源:周到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重点公办职业学校-铁路|高铁|航空|计算机|护理-重点职高学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bxtd.com/post/34346.html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9938290479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