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之前对职校和职校生的偏见与看法
中(职)高(职)(职业)本(科)融合和衔接,是解决当今和未来职校生学历提升,即从中专升入大专,继而升入本科的直通道。
图一:中高本融合和衔接已是职校生提升学历的快车道。
说实在话,对此我很担心。从职校上来的学生能否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以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毕竟在社会、家长和个人的眼里,你说偏见也好,歧视也罢,持来已久,都认为职校生本来就不是读书的那块料。他们从小到大,由于家教缺失,尤其在单亲家庭环境生活的孩子,职校生养成的厌学和不良生活习气,注定他们成为学习差、品性差的“双差生”。看到眼前一部分“三校生”(职校、职中和技校学生)自就读一些高职院校以来的课堂面貌——不是迟到、早退、逃课,就是睡觉和玩手机的学习状态,以及躲在厕所或宿舍抽烟、喝酒、通宵玩游戏、睡懒觉等不良生活习气带进大学,更加坚定我对职校生的偏见和看法成都技校学生会;再说,家长送孩子到职校,并不奢望孩子学到什么,只要求有学校管,不让尚未成年的孩子过早进入社会容易学坏就行,到了懂事的年龄,毕业后再说。
图二:社会、家长和个人对职校生的偏见持來已久。
正象常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样,把在初中就被分流出来的一大群厌学、整天惹是生非和不服管教,有人称为“三类禾苗”或“落地橙”(粤语,掉下地的烂橙子,喻为不可教之意)的学生集中在一块,形成不良习气的相互交叉感染,即使再好的职校,三年后,这些学生什么都不学会,倒学会打架斗殴、抽烟、喝酒和谈恋爱。
图三:之所以社会、家长和个人对职校生的偏见持來已久,是因为他们三年的职校生活只学会抽烟喝酒谈恋爱。
二、并非所有职校都是“乱脏差”,单就早操这一幕就够我刮目相看
然而,实际情况却让我这种偏见和看法被重重地打了一次脸成都技校学生会!
因工作需要,我常到珠三角一些省、市、区管中职学校联系业务。这些学校,一般创建于八十年中末期,至少有30-49多个教学班,学生在2155-3000多人(生源多元化,既有本地本省的,也有外地外省的),教职工118-200多名,拥有一批市区优秀“双师型”教师(同时具有中级讲师以上职称证和高级技师以上资格证的教师)。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投资力度的加大,它们在当地,现已经成为一所规模宏伟、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管理和教学质量一流的现代化城市的职业技术学校。
图四:在珠三角,具有规模宏大、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管理和教学质量一流的现代化城市职校随处可见。
每当我在早晨走进这些学校之时,当起床铃声划破晨空之后,数几千多穿着统一校服的学生从宿舍四面八方的跑到塑胶运动场,按班级指定的地点排起整齐划一的早操队伍,在每班队伍的前面,横排着跟班的班主任和教师等候学生的到来。
看这阵式,学生迟到和旷操的几乎为零,这归功于生活老师,即宿舍管理员,每天早上在起床铃声响后,带领学生会干部逐一检查宿舍的结果,这不,学生在做操前都有班长根据生活老师提供的名单,向班主任汇报到勤和缺勤人数,要知道,谁在这个时候缺勤,班主任一目了然,事后精准找到缺勤学生了解情况,并有针对性做好教导工作。
图五:在珠三角,只要是职校,每天都有三千多学生按时从宿舍四面八方到校内运动场排队做操,无一缺勤。
而在扩招后的大学里,因为大学没有集中学生早操的惯例,全靠学生自觉晨练,一些扩招后的大学生,还躺在床上呼呼大睡,直到上课时间将到,甚至已到……,因此,偌大的大学运动场,空旷无人,几乎见不到学生早起晨练的影子。
图六:大学扩招后,早上的运动场往往空旷无人,见不到学生早起晨练的影子,学生还在宿舍酣然大睡,直到将要上课。
(未完待续:三、并非所有职校和职校生都“乱脏差“,单看这里的食堂,见到的却是是文明用餐,井然有序,不存在着我曾认为的,往往是引发职校生冲突,甚至群殴的易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