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路,青瓦房。袅袅炊烟,和风拂面。一家家沿街餐馆里食客们正大快朵颐,享受着最为地道的成都风味美食。
这个初夏,位于成都市金牛区茶店子洞子口职中旁的一条小巷里,高楼林立之中,难得一见的老成都风俗画卷正徐徐展开,“天府之国”的深厚文化底蕴在这里露出冰山一角,别有洞天。
图据@成都同城会
这一带,就是老成都人熟悉的“洞子口”,如今的行政地名中已找不到它。
1986年成都洞子口的乡间路上——《中间地带》
据史料记载,洞子口场镇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因修杨思堰引岷江水灌溉农田,在堰水过沙河桥面的地方以石板砌一暗槽——“洞梁子”。
后来此地逐渐发展成小场镇,遂名为“洞子口”,其后更以成都名小吃“洞子口凉粉”而广为人知。
斗转星移,时空变幻,属于洞子口的历史印迹正一点点消逝。所幸的是,在这片土地上,有一所名为“成都市洞子口职业高级中学”的学校,还在彰显和传承着洞子口的文化一脉。当地人耳熟能详的四十四中,也就是这所学校,因为除了职高,它还招收初中学生。
今年,洞子口职中将迎来建校60周年的喜庆日子。近年来,这所默默无闻的学校逐渐因为其严谨的校风、扎实的办学业绩,引发社会和家长的关注。
尤其是2016年,该校首届高职高考创佳绩,远超不少普通高中而“一战成名”,引起轰动。2017年高考成绩更是节节攀升,令人刮目相看。一时间,“读中职,考大学,去洞子口职中”被传为佳话。
金牛区沙河源头,洞子口职中,四十四中,蝶变重生,横刀立马,纵横成都、四川中职界,职教名片,熠熠生辉。
名片展示
考进“211”名校的学生如过江之鲫
2016年,洞子口职中首届对口高职高考升学班共51人参考,本科上线率53%,专科上线率100%。其中,本科录取的27人中有10人被“211”系列的四川农业大学录取。
2017年,该校60名学生参加四川省2017年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考试(高职高考),本科上线率82%,专科上线率100%。其中,有10名学生数学取得了150分满分的好成绩,有31人被“双一流”大学系列的四川农业大学录取。
2017年9月20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向洞子口职中寄来贺信,对这两年来,学校大批学子考入四川农业大学,成为该校优秀校友,以及长期以来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
作为中职学校,如果说第一年的成绩带有偶然性,但连续两年的辉煌就足以让人服气了。一时间,家长们惊呼成都四十四中洞子口职高是技校吗:“洞子口职中为什么这么牛成都四十四中洞子口职高是技校吗?”职教同行也“羡慕嫉妒恨”,很多普教同行更是觉得不可思议,“我们的本科率、重本率都没你们那么高,你们这不是来抢我们的饭碗了吗?”
“洞子口职中怪象”成为成都教育界近两年的热门话题,它颠覆了不少人对于职业教育的认知,对其评价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说它“不务正业”者有之,说它是“职教界的一股清流、一支崛起的生力军”者有之。
但学校上下面对校外潮水般的评说却一直“稳得起”,不张扬,不回应,潜心做教育,该干嘛干嘛。家长们态度的转变却是十分积极的:“中职学校还是可以嘛,洞子口职中整得好嘞成都四十四中洞子口职高是技校吗!”
其实,除了近两年对口高职高考升学成绩好,洞子口职中多年来校风、学风好,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已成为成都市的优质职教品牌,只不过以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罢了。诸多荣誉,随便列举一二都令人侧目——
2015—2016学年度,学校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与管理、数控技术应用三个专业参加成都市教育局组织的专业抽考,这三个专业的抽考成绩均名列全市第一成都四十四中洞子口职高是技校吗;
数控专业参加2018年四川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技能大赛,在车加工技术、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调试、综合车削加工技术等3个赛项均获一等奖。“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调试”项目将代表四川省参加国赛;
学生就业路径畅通,历年对口就业率保持在 95 % 以上;出口畅带来进口旺,近 10 年来每年招生规模平均在 7 00 人左右,在中心城区公办学校中 名列前茅 ;
承担社会责任、践行公益活动方面表现突出,2017成都基础教育“教育影响城市”EPC年度盛典“天府文化传承奖”,洞子口职中是全市职业院校唯一获奖的学校;
学校是成都市首批、四川省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也是成都市首批数字校园试点优秀单位(全市两所中职学校之一)。
看似貌不起眼的一所中职学校,年年荣誉不断,拿奖拿到手软,就问你服不服?
名片解析
“温暖教育”使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理由
在洞子口职中,师生们如今以“洞大”人自称并引以为豪。何为“洞大”? 学校校长饶清国娓娓道来:“据我了解,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我们学校比较大,每年招生规模平均在700人左右,在中心城区公办学校中名列前茅;第二,这两年学生通过五年制高职考上大学的有不少;第三,在四川方言中,洞大也有特别大的意思。师生们思维活跃,脑洞大开,慢慢地,这个叫法就在学校流传开来了。”
学生的自信、自豪可不是短时间内养成的,说起很多学生初进校园时的样子,饶校长用“埋着头、扛着背”来形容。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和世俗的偏见,中职生长期被人“看不起”,被看做是“剩下来的差生”,走进中职学校之初,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自卑,甚至是自暴自弃。
对这些学生,学校应该怎么办?“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当然不能放弃,我们要做温暖教育,用人性的光芒去引领他们,照亮他们的内心。”从2015年起,饶校长总结自己多年来在普教、职教领域的教育管理心得,分析现状,依据实际,在全市中职学校中率先提出了“做温暖教育”的主张。
在“温暖教育”理念指引下,形成了学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校训;“德业双修、知行合一”的校风;“适性而为、润泽无痕”的教风及“学思并进、自信自强”的学风。确立了“建和谐家园、育温暖师生、办品牌学校”的办学目标;“让人人都得到尊重,人人都拥有机会,人人都体验快乐与成功”的培养目标。
“我最希望看到的是,在阳光的普照下,使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理由,使每个师生都沐浴在温暖中,感受温暖、创造温暖,传递温暖。”说这话时,初夏的阳光透过办公室窗户,打在饶校长的脸上,他灿烂的笑容显得格外动人。
温暖教育从新生进入校园的第一天就开始了 ,近 20天的新生综合训练营开始前,老师们会认真筛查心理 “有问题”的学生,为他们建档,并进行有的放矢的跟踪 和辅导 , “轻轻触碰孩子内心最敏感的地方”,用温暖的爱去融化他们曾经的“创伤”,陪伴他们走出内心的阴影,逐渐阳光、自信起来。
学校以特色课程为载体,让“温暖教育”理念落地。学校的核心素养、人文底蕴课程、社会责任与担当课程、健康生活课程、普职融通课程、劳动教育课程都呈现出鲜明特色。
于是,在学校课堂、操场、舞台、社团等各种场合,有了越来越多学生们活跃的身影, “他们开始抬头挺胸,有了帅气、靓丽的笑容,丑小鸭开始变天鹅。”全国、省市技能大赛他们频频拿奖,艺术类表演还有学生获得全国金奖,参加高考他们比自己读普高 曾经水平相当的 初中同学考得好, “参加同学聚会时反倒是那些同学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洞大·遇见最美的自己
“洞大”人一飞冲天,声名远播。位于成都市金牛区的洞子口职中已成为四川职教的一张闪亮的名片。
“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所以我们提出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校训。我们用实际行动倡导温暖教育,也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力量,引发社会对中职教育的重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体现着我们社会的文明程度。”饶校长深有感触地说,洞子口职中践行“温暖教育”,关注学生的成长,为不同基础和类型的学生提供就业、升学、留学等多种出路,将他们培养成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