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版权属于新华社以及相关记者成都双流石油输气技校老地址在哪,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斋”所有。备注也是引用新华社,略有删减【备注具有历史价值】。
照片非刻意收集。需要值得提醒的是,本文以现在行政管理范围为主,按顺序排列。
此篇是四川百年系列照片—双流区最后一篇。关于成都区县是最麻烦的,历年来管辖区域变化太频繁,导致70年代的双流出现空缺,甚是遗憾。五十至六十年代老照片已更新。
编辑不易,请诸君打个赏哟成都双流石油输气技校老地址在哪!
感谢网友“叮叮猫打璇璇儿”对文章的指正成都双流石油输气技校老地址在哪!
1973年8月9日 熊汝清
四川省双流县91000多亩早稻丰收,产量比去年增产一成以上。这是团结公社四大队社员正在收割早稻。
1984年2月10日 吴祖政
四川省双流县团结乡东升村杨李氏(中)等五家参加财产保险的农户,遭火灾后,县保险公司及时送来3000元赔款,赔偿他们因意外灾害所受到的损失。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日益富裕,参加家庭财产保险的农户越来越多。目前,仅双流县就有15000多户。
1981年7月14日 丘永亨
1981年7月13日,川西坝暴雨成灾。7月14日,驻双流县中兴镇的四川石油局输气管理处基干民兵抢险队,正在激流中把社员救出险区。【此照片在后来获得一等奖。关于当年洪灾请看1981年四川重庆洪灾纪实照片。】
1981年9月10日 吴祖政
中共四川省双流县委书记王知深(前左)和中兴公社会龙大队群众,一起安排灾后生活和生产。今年1981年7月13日夜,来势凶猛的洪水包围了中兴镇的1万多名群众,年过半百的王知深在齐腰深的洪水中带领干部帮助群众安全脱险。他这种同群众患难与共的精神受到人们的赞扬。
1995年10月11日 刘前刚
四川省双流县今年粮食喜获丰收,水稻亩产创超600公斤历史最高纪录,目前已超额完成了今年新粮入库任务。图为中兴镇农民在向国家交售新粮。
1981年12月12日 吴祖政
成都市农林局技术员骆德才,在实行技术联产责任制后,积极参加农技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这是骆德才在双流县机投公社五大队给社员上农技课。
1983年1月24日 陈捷
高绍清是四川省双流县借田公社五四大队的养鸡专业户,但养鸡不得法。当他知道四川农学院为畜牧师举办养鸡训练班的消息后,迫切要求参加学习,得到公社和学院的支持。这是高绍清(右)在学院助理工程师刘福蓉辅导下做实验。
1983年4月1日 熊汝清
我国西南航空枢纽——成都民航双流机场第一期扩建工程于1983年4月1日开工。这项工程预计今年10月1日完工。届时机场跑道将由2600米延长到2800米,可供波音707等大型客机起降。
1984年2月12日 吴祖政
四川省双流县中和乡五岔子村有124户农民办了卤鸭小作坊,1938年加工卤鸭53万多只,收入19万元,成为全县有名的“卤鸭村”。这是卤鸭专业户廖永清一家在加工卤鸭
1984年3月8日 吴祖政
四川省双流县保险支公司同畜牧兽医站联合经办养鸡保险业务。他们把保险同防疫、治疗结合起来,解除了养鸡专业户的后顾之忧,受到群众欢迎。这是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在九江乡石桅村养鸡专业户童守清(左)家,登记养鸡投保数。
成都双流机场 1988年9月12日孙忠靖
1990年1月24日 陈捷
1990年1月24日,成都首届文化商贸博览会暨21届灯会在双流县棠湖公园举行。这是灯会上展出的“水晶龙”彩灯。
1993年9月24日 熊汝清
双流县黄龙溪镇,以其保存完好的明末清初风情,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热地,并大受各路导演青睐。《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海灯法师》、《朱德的童年》、《国际大营救》、《死水微澜》……整整58部影视剧在此拍外景,令古镇名声大振。影视效应,古镇古风,使各方游客纷至沓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黄龙溪镇已由过去的两家饭店,1个茶馆,发展到现在的90多家饭馆,拥有400多个铺位的11家旅馆。图为新建的一家集食、住、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开发服务社——黄龙怡园。
1993年12月18日 陈燮
1993年12月18日,四川省新闻出版局音像管理处和民航西南管理局等在成都双流机场公开销毁了8000余件走私、盗版音像制品。这批音像制品大多是今年9月以来在机场缴获的。图为销毁现场。
1995年9月26日 刘前刚
四川省双流县最近组织数十个收粮服务队深入农村,方便丰收的农民售粮。这是万安乡粮管所组织的拖拉机在帮助农民上交公粮。
1995年11月1日 刘前刚
尝到科技甜头的四川双流县农民在丰收之后,纷纷迈进了“农广校”及各种科技培训班的大门,开始了“秋后大练兵”,为明年粮食丰收打基础。这是白沙乡“农民绿色证书班”的学员在上水稻课。
1996年1月30日 刘前刚
四川省双流县在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向农民送一本书、献一份爱心活动以来,已向农民送书60多万册。这是县文化局将农委,水电局等单位捐赠的近万册图书送到公兴乡。
1996年2月5日 刘前刚
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参展的我国著名书法家杨允澄(右一)春节前夕深入贫困地区,为致富带头人、老村长、军烈属等上门写春联,受到欢迎。图为他在四川省双流县公兴乡为团结村的农民写春联。
1996年2月9日 刘前刚
春节前夕,四川省双流县新华书店经理沈必全将该店职工捐款1000多元钱购买的图书送到“店村对口扶贫”联系点——公兴乡团结村图书室。该店已连续十年坚持送书下乡,帮助500多个村社建立了图书室。
1996年3月15日 刘前刚
四川省双流县以“种、养、加”和“公司加农户”的办法,发展农村经济,使全县30%以上的农户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到95年底,全县已有2万多农户添置了农业机械,1万多农户购买了汽车,今年以来又有3000多农民买了汽车。图为新购汽车的农民在排队上户。
1996年4月19日 刘前刚
今春以来,四川省双流县政府组成10多个春耕生产服务队,将科技、农资和文化直接送到农村基层,深受农民的欢迎。这是双塘村农民在县新华书店下乡售书摊前争相选购农科书刊。
1996年9月3日 刘前刚
图为在九江镇乡村公路上,一队轿车主动靠路边停驶,让姑娘驾着满载苕种苗的摩托车飞驰而过。【村村通之前乡村路不摆了,糟心】
1996年9月11日 刘前刚
连续十年获得粮食丰收的四川省双流县,目前有1000多个“庄稼保健医生”巡诊在乡间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受到人们欢迎。图为县种子公司经理、农艺师陈昌富(左3)在九江镇升平村为农民解答种子生产疑难问题。
1997年2月13日 刘前刚
近日,四川省双流县新华书店送书下乡,在九江镇农村摆摊售书,当地农民争相选购。春节前后,四川省各地、市、县新华书店组织近千个送书下乡流动书摊,深入乡村、山寨,到农家庭院向农民租借和出售科技、文化书籍,丰富了农民节日的文化生活。
1998年8月26日 刘前刚
四川省产粮大县双流县水稻今年获得全面丰收。目前农民们正在抢打新粮,准备援助灾区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