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中职学校

工学结合好不好?

 编者按:3月22日,人社部召开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暨首批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汤涛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要求,各级人社部门要深刻认识开展工学一体化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任务目标,加强组织领导、政策供给、师资培养和工作指导,全面深入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作为首批30所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改革试点院校,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深圳鹏城技师学院代表在会上作交流发言。会上还强调,要正式成立首批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教学指导委员会,深入开展研究、发挥专业专长、推动改革创新,为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深圳鹏城技师学院

“工学一体化是这样实现的!”


“近年来,学校共组织出版一体化课程教材29部,开发学材106部,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项41项。”深圳鹏城技师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刘颖分享道。
会上,刘颖指出,学校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系统设计,通过三阶段持续推进一体化课程改革:构建了“以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师资结构优化为重点”“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为保障”的“三个一”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实施“产教融合”“理实融合”“德技融合”“培评融合”“课赛融合”“虚实融合”的“六融合”工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理论课堂设在实训室,老师手把手教学,学生现场操作,学会为止。这不是宣传标语,而是在鹏城技师学院里每天都能看到的场景。边动手,边学习,学生们对这样的课堂很有兴趣。”刘颖校长分享道。

通过深入的多方调研,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学院在教学改革领域探索出了工学一体化教学的路子。为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学校大力深化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深入剖析“产”“教”融合的实施路径,即学校面向“产业”办“教育”,专业对接“生产”搞“教学”,教师对接“产品”巧“教授”,从不同层面深入理解专业对应产业特征、企业需要、职业内涵,形成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浑然一体的办学特色,真正实现了把“专业”办在“产业”上。从2009年起,学校积极落实一体化课程改革试点,研究课程开发技术,探索特色课程开发方法。至今,课程改革覆盖全校所有专业,工学一体化育人模式形成特色。2019年,学校高分通过技师学院评审,课改工作得到专家高度肯定。

工学结合好不好?

刘颖强调,学院将以本次交流会为契机,着力贯彻落实施人社部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学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面向“十四五”,按照“一体、两翼、三化、四融合、五平台”的发展思路,积极构建“两双多元”新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打造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的“鹏城方案”,为全国技工教育的改革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全面推动“一系一特色 一专业一特点”的课程思政研究,在15个专业、124门一体化课程、201个学习任务进行系统化的思政融合设计,并编制、出版、应用思政融合版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指导手册,初步构建了“工学育”三线合一的一体化课程思政模式,不仅实现一体化课程“工作即学习,学习即工作”的内核和目标,更将“育”贯穿“工”“学”全过程,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人文素养,树立家国情怀,坚定技能强国理想信念,培养大国工匠精神与责任担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融合统一。


工学结合好不好?


世赛引领,提高工学一体人才培养标准


为了提高工学一体人才培养标准的“天花板”,学院以世界技能大赛为平台,以参赛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世赛选手在通用能力、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特质及其成因,系统性开展“世赛技术标准转化为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和课程标准”“参赛选手培养路径方法转化为技能人才培养的路径方法”的“两个转化”工作,并在制冷设备制造安装与维修、工业设计等10个专业工学一体人才培养中应用推广世赛标准转化成果。以制冷与空调项目为例,学院梳理了世赛转化的8个嫁接点,体系化输出世赛标准应用到课程标准、学习任务、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的路径,提升制冷设备制造安装与维修专业工学一体人才培养标准。该专业学生在广东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首届全国技能大赛上均夺得制冷项目金牌,更连续4届世赛代表国家参赛。

工学结合好不好?

此外,学院还对世赛成果转化研究的经验做法进行了提炼总结,编著出版了《世界技能大赛项目技术标准转化为专业课程实务——以商务软件解决方案项目为例》一书及8本配套工作页,成为国内技工院校世赛研究中首套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成果转化丛书。在牵头开发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及一体化课程规范》(简称“国标课规”)的基础上,学院圆满完成了人部交办的对接世赛标准深化专业课程改革任务,输出《网络服务器安装与调试》等3本人社部统编教材在全国技工院校推广应用。

工学结合好不好?


产业导向,深化人才培养动态革新机制

工学一体能否有效实施,校企深度合作是前提。学院成立校企合作联盟,与华为、亚马逊、中外运、小鹏汽车等673家大型名优企业开展校企双制人才培养、企业新型学徒培训、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多种形式的深度合作。一是与欧派家居、瑞松智能等59家企业组建98个校企双制班,通过校企双制“十个共同”,实现工学“三个一体”,更成立校企合作联盟,打造华为ICT人才培训中心、小鹏汽车智能技术培训中心,携手广州明珞建设广东省产业就业培训基地,探索构建产业技能生态,从产业行业高度推动工学一体人才培养。二是在专业建设上坚持动态优化,对接广东省、广州市重点发展产业,实施“每年一小改,三年一大改”滚动式更新,课改以来完成学院一体化课程体系的3轮迭代,更新课程标准、教学资源等一千多份,打造省市重点特色专业25个,在广东省技工院校首批5门精品课程评选中位列前二名。三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近三年组织教师下企业实践322人次,更建立企业专家智库,强化工学一体人才培养支撑,抓好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实施、质量评价三个核心环节,近五年参与课程开发、教学实施、听课指导、考核评价的企业专家累计达560人。


2013年以来,学院累计培训国内职业教育师资近九千人次,向孟加拉国规模化输出师资培训服务,推广一体化课改和工学一体人才培养经验。下一步,学院将贯彻落实人社部决策部署,在省市人社部门指导下,走深走实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长征路”,深入探索“思政融合,校企双制 产教协同,工学一体”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推动技工教育内涵发展,为落实国家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重点公办职业学校-铁路|高铁|航空|计算机|护理-重点职高学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bxtd.com/post/27823.html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9938290479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