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分流就是指参加中考的考生初中毕业不上技校,按照5:5的比率初中毕业不上技校,一部分进入高中学习,另一部分只能就读中专。
以往,各地区普职录取比都不一样,但大多都在60%~80%之间,如今降到了50%,意味着将有一半的初三学生要在中考后不能上高中了。
 中考改革新变化,2022年或正式全面实行
中考作为学生生涯的第一个转折点,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近年来,中考改革新变化不断发展,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也有新的内容。
其中,普职分流是最受关注的,2022年或正式全面实行,对此,部分学生和家长表示有点接受。
 “ 普职比例”调整,一半中考生无法入高中
“普职比例”调整,是指中考结束后,入高中和就读技校学习的学生比例,为了平衡普职比,现已达到5初中毕业不上技校:5。也就是说,有一半的人将无法就读高中。
比率的下降,表示有更多的初中学生会被分配到技校,彻底无缘普高,成了“落榜生”。
 限制重读,“切断后路”
重读对于落榜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复读算是学校给学生升学的一次机会,这对应届生来说是不公平的。
而且,“普职比例”调整后,它也失去了作用。因此,教育部发布通知,要限制重读,“切断考生的后路”。
也就是指一个学生只有一次参加中考的机会。可以说,中考制度的新变化,留给学生的机会越来越少。
 中考制度变化,对于不同学生有哪些影响呢初中毕业不上技校?
实际上,中考制度变化对于不同学生的影响存在差别:首先,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来说,这种变化的影响微乎其微。
因为学霸们关注的并不是考不考上高中,而是在普通高中和重点高中抉择。即便是真的考不上重点高中,他们也会选择上普通高中,然后继续努力的。
 对于差生来说,可能受到一定影响,毕竟就读技校的人数增加,同样是一种竞争压力。如果学习成绩特别差的学生,可能到技校中也面临着学习困难的问题。
对于学习中等的学生来说,影响是最大的。尤其是中下游的学生,原本可以上一所普通高中,但由于“普职比例”调整,就只能去读技校了。
因此,从整体来看,最受中考制度变化影响的,是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
 中考“落榜”生如果不想读技校,还有什么出路?
不能上高中,也不要气馁。虽然初中生涯已经结束,但这也许是一个新的开始。那么中考后上不了高中,考生还有哪些选择呢?这3条出路可参考。
国外留学
中考落榜的出路不只是一条路,落榜后还可以出国留学。只要家庭条件允许,出国留学是很好的。
在国外学习,能培养独立生活的技能,同时也能享受到国外的教育氛围,选一所能让你学得更多的学校,毕业后再回来工作。
 复读
对大部分中考生来说,复读是一种选择,毕竟,如果现在出去打工赚钱,那对中学生来说是一件非常不利的事情。在复读一年后,如仍有想法可提,则再展实力。
就读职业高中或中专学习
这一方法适合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中考生,因为落榜无非是学习成绩不够好,复读一年如果能够提升学习成绩那是很划算的。
但如果考生的学习成绩没有提高,还是应该去职业高中或中专学习,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方便日后找工作。
 中考落榜生读技校也是一条好出路
实际上,中考落榜生读技校也是一条好出路。一方面技工学校与各行业紧密结合,培养定向人才和实用人才。
另一方面在教学的时候,重点突出实践需求。技校是为了培养高质量的工人,因此,更加注重技术的培养,学校会采用各种实践机会,几乎每一名学生都会到工厂实践。
 第三方面对于学生的未来更加负责,和高职或本科的自主就业不同,技校主要培养更多的实用人才,因此,培养学生都是“订单式”,更加符合企业需求。
而且企业层次越来越高,职工收入也是非常高的,甚至不低于一些大专毕业的学生,前途发展也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