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月攀枝花卫生学校,渡口市革命委员会向省革委正式提交《关于建立中等卫生技术学校的请示报告》。2月攀枝花卫生学校,省革委批复同意建立一所规模300人的全日制中等卫生专业学校攀枝花卫生学校,校名为“四川省渡口市卫生学校 ”,学校由省、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双重领导,校址暂设于仁和沙沟,使用部队留下来的两栋平房。
1973年9月,四川省渡口市卫生学校招收2个班新生,分别由在华山的渡口医院和在沙沟的大河医院各负责1个班的教学与管理。在此之前,学校将河门口医院于1971年招收的护士培训班学员50人转入 该校,作为该校首届学生。1976年以前,该校主要招收“工农兵学员”。1977年,全国恢复招生统一考试,卫校开始以此招生,其中部分专业面向全省招生。

1978年7月,学校迁入河门口新址,开始脱离医院独立办学。到1984年,学校基本建设相继竣工,整个校园占地面积为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建成教学楼、阶梯教室、实验楼、办公楼 、学生宿舍、食堂、家属楼等。
1982年2月,市委决定将市二医院划为渡口卫校附属医院。成立卫校党委,统一领导卫校和二医院的工作。
1984年1月,附属医院脱离卫校恢复市二医院建制和名称。

1985年,开设有西医士、护士、卫生医士、妇幼医士4专业,招生120名,在校学生329人,教职工105人,其中专职教师47人(讲师9人,助教29人,教员9人)。专职教师中大学本科毕业30人,大学 专科毕业3人,中专或高中毕业14人。
1987年,学校随攀枝花市更名为攀枝花市卫生学校。
1992年,攀枝花市卫校参加全省统考,在30多所卫校中,成绩排名第3位。
1996年4月,卫校经省教委评估确认为合格中等卫生学校,同时对办学规模进行了重新核定,同意发展规模为1200人在校生。

1998年8月,该校并入攀枝花大学成立医学系,但保留四川省攀枝花卫生学校牌子。1998年,全校有4个年级2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400余人。
从建校到1998年,卫生学校设立了护理专业、社区医士、西医士、中医士、助产士、预防医士、妇幼医士、医学检验、麻醉专业、计划生育、英语护理、康复医学等专业,该校作为攀枝花市卫生技 术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不仅向攀枝花输出了大量人才,同时还为许多企业医院代培了不少护士。
2001年6月,学校由河门口迁往炳草岗。
2005年有在校学生553人,教师36人,实验教师10人,设有解剖学、形态学、机能学、护理学、大内科、大外科、预防医学、中医、精密仪器中心等9个实验室。
学校现有护理、中医康复保健2个专业,有在校学生900余人。该校现为3年学制普通中专,2021年计划招收初中毕业生300人(护理专业200人、中医康复保健专业1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