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巴中信息技术学校:读特
2020年10月23日巴中信息技术学校,由罗湖区教育局局长殷刚主持的数字化“思乐课堂”总课题开题,在罗湖15所学校中率先试点数字化“思乐课堂”。学校和老师立刻行动起来,仅仅2个月后,罗湖区数字化“思乐课堂”就被《中国教师报》评为“2020年课堂改革十大样本”。
时隔一年,总课题又被列入广东省重点规划课题,并将于10月26日正式开题。部分子课题更是升级为市级、省级甚至国家级课题。试点校由15所增至26所,两批试点校的41位教师(含教研员)成为骨干力量。
罗湖区数字化“思乐课堂”有怎样的魔力,能在短时间内被国家级权威媒体认可?又在短时间内收获这么多成果并为更多学校所接受?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吧。
初衷: 告别乏闷课堂,让学生收获“乐与思”
什么是数字化“思乐课堂”?总课题执行负责人、罗湖区地理教研员刘春明解释,数字化“思乐课堂”就是教师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所构建的让学生乐学善思的高效愉悦课堂。“数字化”是指应用数字技术让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巴中信息技术学校;“思乐课堂”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经历知识技能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体验、感悟学科学习、思考带来的快乐。

数字化“思乐课堂”的试点使课堂变得更有趣,学生自主参与机会更多
值得一提的是,“思乐课堂”与当下“双减”政策不谋而合,是当下“双减”的有效解决方案。刘春明说,只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乐学善思,才能真正实现减负提质。
罗湖为什么要推数字化“思乐课堂”?罗湖区教育局及教研部门负责人调研发现,当时区内课堂教学依然存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仍不突出,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课堂乏味沉闷,课堂教与学效率低下巴中信息技术学校;数字化技术与课堂教学缺乏深度融合;全区的教学资源未能进行有效整合等,迫切需要对课堂进行深度改革。
罗湖区数字化“思乐课堂”酝酿于2020年3月,总课题和子课题的申报于同年5月基本完成。2020年10月23日,由罗湖区教育局局长殷刚主持的总课题《数字化“思乐课堂”的构建与区域性推进研究》开题,15所学校率先试点。来自全国的重量级专家认为“此课题的提出很有现实意义,操作可行”。
殷刚表示,罗湖推行数字化“思乐课堂”的试点,是想真正着眼于学生的成长,是对学习规律、教育规律的探索,旨在推动罗湖教育高质量发展。
此课题的研究步骤将分三个阶段进行:2020年7月—9月,为课题准备阶段;2020年10月—2022年12月,为课题实施阶段;2023年以后,为总结推广阶段。
罗湖将通过学科、学校的条块试点研究总结数字化“思乐课堂”区域性推进策略。计划实行区域性联动,由区教育主管部门和教科院牵头,专家引领,支持和帮助各实验学校、学科、教师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字化“思乐课堂”模式。罗湖教育部门牵手腾讯共同推出的“罗湖智慧教育云平台”,可为学校数字化“思乐课堂”的推进提供技术支撑。
推进:逐步走出深圳,影响力辐射全国
初期推进过程中,罗湖区各学科教研员发挥了专家引领作用。
2020年10月27日,罗湖区小学数学教研员穆传慧在锦田小学上的一堂示范课,被殷刚誉为“打响了罗湖区数字化‘思乐课堂’的第一枪”。

罗湖区教育局局长殷刚担任总课题主持人
课堂的内容是《认识百分数》。穆传慧老师“源于教材”进行“技术萃取”,创造性地从校园足球年度总决赛入手,通过引人入胜的情境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不断提出并探索一个又一个与百分数高度相关的问题,鼓励同学们踊跃表达自己的想法。一堂课下来,同学们对穆传慧老师的课意犹未尽。
罗湖区初中数学教研员洪飞主持的《基于“数字化思乐课堂”的“精设教学”实践研究》区级课题,吸引了全区71名老师参加,他们本着“五个一”的原则(一个教学设计、一个PPT、一个自主学习单、一个教学视频、一个教学反思)分组开展教研活动。
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高红妹最早提交了区级课题《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研究》,其中融合了她多年的利用博客平台开展数字化教学的成功经验,为数字化“思乐课堂”提供了先例。
罗湖区教科院院长郭玉竹激励罗湖教育人要把握人工智能推动基础教育深度变革的时代机遇和“双区”驱动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敢于先行先试,希望更多的老师行动起来,参与数字化“思乐课堂”的探索和研究。
2020年12月19日,第二届全国新时代高效课堂发展趋势研讨会在西安召开,殷刚受邀作数字化“思乐课堂”的经验分享。同月,罗湖区数字化“思乐课堂”被《中国教师报》评为“2020年课堂改革十大样本”,主办方给出的评价是“充分体现了学生立场和素养本位,是可以借鉴的行动研究成果”。
2021年4月8日-9日,为期一天半的全国小学数学“基于数字化思乐课堂的审辩式学习”研讨活动在锦田小学、翠北实验小学、翠园文锦中学依次展开。其间,深圳市锦田小学与陕西西安东城一小、江西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金实验小学,深圳市布心小学与江西省赣州市厚德路小学签约缔结数字化“思乐课堂”姊妹学校。一同到会的还有江西赣州、江苏南京、四川巴中、陕西西安、浙江杭州、江苏灌云等地的同行。另有新疆、广东、广西、陕西、四川、重庆、吉林等地3000余人通过线上参与了本次活动。罗湖的数字化“思乐课堂”从此走出了深圳,影响力向全国辐射。
目标:以课堂高质量,撬动罗湖教育高质量发展
罗湖区数字化“思乐课堂”推出一年来有什么成效?滨河实验中学表示,课改班的孩子不仅仅在课改中收获了优异的学业成绩、严谨的逻辑思维与卓越的语言表达,而且还赋予了他们“眼里有星辰,心中有山海”的气度。笋岗中学课改班的学生说:“总觉得一节课一眨眼就过去了。”江苏南京六合区教育局局长王谷权点赞:罗湖老师的“思乐课堂让学习真正地发生了”巴中信息技术学校!

各试点校教师积极参与数字化“思乐课堂”试点
各试点校根据自己的校情推出了不同特色的数字化“思乐课堂”。滨河实验中学推出“3+e”高效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对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学情进行实时、动态的数据收集,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优秀学校”;翠园初级中学通过“三风”课堂展示活动构建和推动数字化“思乐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在课堂有获得感;翠园文锦中学将“735教学策略”和数字化“思乐课堂”有机结合,课改班的成绩突飞猛进;罗湖外语学校深入开展“以学为中心”的高中双线混融“思乐课堂”深度学习教改活动,让课堂更接地气、更有生气;翠园东晓中学推出“三晓+”智慧课堂,构建学生有参与感、获得感和愉悦感的师生共进的有效课堂……
罗湖区教科院透露,“思乐课堂”推进一年来,其理论模型已经构建完成。总课题被评为广东省2021年重点规划课题,部分子课题已经升级为市级、省级甚至国家级课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罗湖已申请国家课题3项、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1项,获国家级奖项7项、省级奖项19项、市级奖项25项。一年来,各试点校展开研讨课700节左右,松泉中学等14所学校成功上榜2021年深圳市“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校名单。
“十四五”期间,“罗湖教改”进入“深改”阶段,将把罗湖打造成为“素质教育先行区”“智慧教育创新区”“教师发展示范区”“教育治理样板区”,成为深圳领先、全省先进、全国前列的教育强区。数字化“思乐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罗湖探索、罗湖范式,旨在以课堂高质量撬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罗湖教育真正从“罗湖教改”走向“罗湖深改”。
(来源:晶报)
实习编辑 李依林 审核 麦苗茵
(作者:晶报记者 顾蓉 通讯员 刘春明/文)
本文来自【读特】,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