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残联确定了第四批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全国共74家机构,其中,四川省5家,成都市工程职业技术学校获此殊荣 。






成都市工程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国家1000所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之一,地处四川自贸区成都国际铁路港片区,现有祥福、清泉两大校区,分别位于欧洲产业城、智慧产业城功能区,交通便利,是开展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相关教育培训的首选阵地。












校区总占地面积262亩,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教学培训场地宽裕,教学培训设施设备先进,无障碍设施完善;在编教师258人,其中高级职称203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27人;开设有物流服务、电子电器应用、服装制作等10余个专业。2010年挂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坚持残健融合,开展电商、物流、计算机操作员、汽车维修工、保育员、茶艺等10余项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坚持多元化合作办学,与迈动、国泰、台嘉、成化机械、嘉琦瑞等数十家企业开展就业合作,为学员创造优良的实习条件和更多就业机会。














该校践行“全纳教育”理念,开启“绿色培养”计划,近年来接收160余名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制定“Greens +”培养计划:即成长(Grow)、尊重(Respect)、经历(Experience)、鼓励(Encourage)、引领(Navigate)、强韧(Strong)。根据每个残疾学生的自身特点,建立“一对一”个性培养方案,安排随班就读并辅之以职业规划指导,开设“我是未来小老板”、服装缝纫、茶艺、纸艺等就业创业培训课程,同时注重培养残疾学生坚强独立的人格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提高残疾学生就业创业综合素质。














作为青白江区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学校配套实施了校园无障碍设施、学员宿舍、教室等改造工程,积极承接区内外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2020年成功承办成都市残联举办的“成渝、成德眉资面塑手工艺品技能培训班”,为落实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助残就业创业、奔康圆梦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校牢牢树立 “全人发展观”理念,探索职业教育与特殊教育融合发展模式,联合区特教学校、区残疾儿童康复中心组织开展特奥活动,创办四川省首个职高特教班,首期共招收14名区特校2020届培智毕业学生,为其继续教育和就业培训增加新的机会和选择,也为探索智力障碍学生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及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探索职业教育与特殊教育融合发展的创新精神和经验做法获国际合作志愿组织我们的家园(OVCI—Our family)意大利专家团队给予高度评价。











有爱无碍
融创幸福
全人发展
融合共享